众行致远破壁垒,跨界同研绽芳菲。为探索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路径,2025年4月11日上午,来自武汉市各区的近200位小学语文教师齐聚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此次课题研讨活动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协办、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承办。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课题总负责人张凤英老师、武汉市各区教研员、课题实验校的教师、武大二附小校长杨裕民、教学副校长关艳及学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精彩课例,呈现融合魅力
本次活动聚焦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武昌区中华路小学和武大二附小两个课题组,围绕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金字塔》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呈现了课题组近三个月的研究成果。武昌区中华路小学冉洋老师执教《金字塔》第二课时。她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点,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深度解密金字塔的“形状之谜”“数字之谜”“建造之谜”“文明之谜”。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探秘金字塔,感受古埃及文明成就。课堂上,冉老师巧妙引导,学生自信表达,展现了鲜活、自由的探究氛围。这节课兼具知识的广度、思维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彰显了跨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

随后,武大二附小甘啸海老师执教习作指导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课前学生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初步探究。课堂上,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整理资料,融合多学科知识,挖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再让学生交流撰写方法,教师梳理习作妙招。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生长,语文核心素养悄然提升。这节研究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习作教学中实施跨学科学习的较好范例。

主题论坛,破译“跨学科”密码

两节展示课落幕,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张纯,携武昌区中华路小学课题组代表余芳老师、武大二附小课题组代表黄雯婷老师,开展了一场以“学科融通,素养进阶”为题的主题论坛。张纯老师结合两节研究课,带领两位老师,从跨学科学习的“点位”选择、跨学科知识的自然融入、跨学科学习中预学单的设计与再生、跨学科学习研究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交流。张老师强调,真正的跨学科不是推倒学科壁垒,而是在尊重语文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架起连接多学科知识的桥梁。当学生能用跨学科知识支撑观点,能整合多学科知识清楚表达,语文核心素养在实践中就自然生长了。
专家报告,指引研究方向

活动最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凤英老师做了一场专题报告。张老师结合两节研究课,从准确定位“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流程、正确评估语文教师在跨学科学习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学习研究的方向,助力老师们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中实现新的突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研讨活动通过生动的课例展示、深入的论坛交流、精彩的专家报告,展现了武昌区两所课题实验学校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今后,武大二附小课题组成员将以坚定的步伐持续深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持续为学校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推动学校语文教学迈向新高度。

(文字:方樊杰 摄影:胡雯 黄捷 编辑:庞茜 审核:关艳 喻静蕾)